近現代美術史資料室

前言

近現代美術史資料室位於文學院二館,藏有馬壽華和郎靜山手稿及作品之數位檔,以及台展與府展圖錄、清末民初印刷圖像資料庫、北華捷報完整目錄等珍貴材料,供學術使用。本資料室採行預約制,敬請有意參閱者,聯繫本所辦公室 ncu3650@ncu.edu.tw

馬壽華資料庫

database

為了加強本所近現代美術資料室之收藏和提昇世人對現代傳統中國書畫之認識,本所於2006年12月徵得馬漢寶先生(前大法官)之首肯,將其珍藏其父馬壽華先生(前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暨著名書畫家) 部分作品,製成數位影像檔,並在本所網頁上成立中英文網站介紹此批作品,公開供世人查閱。 2008年本所獲得本校「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的部分經費補助,終於完成此一中英文網站,特此感謝馬家和校方之支持。

計畫主持人:周芳美
作品介紹:李亦梅、李思潔、汪瑜菁、姜又文、楊雅琲
程式撰寫:許竣崴
美術編輯:李亦梅、姜又文
英文翻譯:Thomas E. Smith、周芳美
校稿:汪瑜菁、姜又文
網址:http://art.ncu.edu.tw/ma

郎靜山電子檔資料庫

database

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於民國九十一年五月同意代為保管郎靜山家屬所彙整的郎氏遺物25箱,內容主要為郎氏自民國三十八年抵台至八十四年四月十三日病逝(約46年)間的所有公文書信文稿照片等資料,其中偶爾夾雜自大陸攜出的個人資料。本所整理並翻拍成電子檔,計有:

(1) 照片翻拍檔,計2,120個jpeg數位檔案。
(2) 底片沖洗檔,計13,131個jpeg數位檔。
(3) 公文、資料檔案 (pdf檔),計超過10,300筆。
(4) 信件 (pdf檔),總計超過3,400筆。
(5) 手稿 (pdf檔),超過450筆。
(6) 剪報期刊 (pdf檔),超過1,800筆。
(7) 其他人對郎氏的介紹文字 (pdf檔),計22筆。
(8) 收據 (pdf檔),超過900筆。
※ 此批資料僅供學術參考使用,欲參閱者,請聯繫周芳美老師 tm5963@ms24.hinet.net

台灣美術展覽會圖錄和府展圖錄

database

經由本所前所長顏娟英教授居中連繫,本所得以翻拍1927-1943年間舉辦,共十六回的台灣美術展覽會之作品圖錄。共計4 x 6 黑白照片,2016張。

前十回是由半官方的台灣教育會主辦之台灣美術展覽會 (1927-1936)簡稱台展,翻拍作品的數量為1,272 張黑白照片。1937年因中日戰爭爆發而暫停一年,此後的六回(1938-1943)改由總督府文教局主辦,簡稱府展,翻拍作品的數量為744張黑白照片。

清末民初印刷圖像資料庫

database

近十餘年來,藝術史或視覺文化的研究範圍日益擴大。為了獲得對於非官方文化—或無名的多數—的理解,研究逐漸轉移到整個社會共享的意義系統與象徵形式。這導致了一些研究觀察非菁英體制—如週報、月刊、針對低教育程度者的便宜小冊子等—所表現的立場與態度,我們普遍稱之為印刷文化(print culture)的研究。本資料庫主要性質是圖像領域中的印刷文化。

印刷圖像指透過印刷技術散播的圖像。有別於傳統藝術史對於單件(原件)藝術品的研究,這個研究的主要意義在於其塑造大眾視覺習慣、因而改變思考模式的作用。這個通常稱為視覺教養(visual literacy)的過程,是現代社會中大眾參與藝術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的關鍵。清末民初適逢中國大眾的視覺習慣大量受到西方影響的時期,圖像類別大增,有一部份問題與印刷技術有關,另一部份的問題在於新的文化實踐需要一些新的圖像,且這些圖像無法由中國的傳統圖像製作機制提供,從而帶入西方圖像—或至少是西方圖像製作手段—的影響。

作為研究材料,這些圖像的特性之一是數量龐大散在各種印刷品中,但這個資料離散的困擾逐漸因為近日複印而免去蒐集舊資料的勞力。其次,這類圖像通常對於原創性的要求不高,因此參考摹仿成為常見的圖像生產方式。因此,將這批資料轉換成電子資料庫主要的用意是,幫助研究者在非常大的數量中進行橫向的形式比較。

至目前為止,計畫資料庫已包含1884至1898年間出版的「點石齋畫報」9581件、與「清代報刊圖畫集成」4641件、「清末民初報刊圖畫集成」7360件、「清末民初報刊圖畫集成續編」8359件圖像,初步數位化已完成,後續建檔仍在進行中。

北華捷報(North-China Herald)目錄

database

North-China Herald於1850年由美國人奚安門Henry Shearman(?-1856)創辦,週六刊。1864 年英商字林洋行創辦North China Daily News,時人稱《字林西報》,North China Herald成為其星期附刊,1941 年因太平洋戰爭爆發停刊。North China Herald 中文名稱《北華捷報》由戈公振譯定。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擁有一份North-China Herald微捲,近現代美術史資料室影印了全份目錄,供研究者初步查詢。相對於《申報》,North-China Herald是上海最重要的英文報紙,長達90年的出刊時間更使得它成為上海西人社群各種活動的見證,早已是中國近現代史研究者的重要參考史料。對本資料室而言,許多上海西人的藝術活動史料仍然埋藏在這份資料中,有待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