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任教師
專長領域
藝術評論,美學與生命政治,當代藝術與視覺文化
學歷
202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
2008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
2003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士
經歷
2023-2024
空總 CREATORS計畫年度觀察團召集人
2021至今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2017-2018
台新藝術獎第16、17屆提名觀察人
2012-2019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兼任講師
2012-2013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展覽組組員
著作
2024
王聖閎,〈緩慢美學與速差政治:重探蔡明亮「行者」系列及長時延表演的身體異議〉,《藝術評論》第46期,2024年1月,頁187-230。(THCI核心二級)
2024
王聖閎,〈地方藝術季的田野縱深與速度學省思:以臺灣近期的展演實踐為例〉,「交互.人類學:文化、心智與知識界域的跨學科思考」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24年5月29-31日。(研討會論文)
2023
王聖閎,〈在非人存有的旁側訴說:記「水國大埔•萬物議會」的思想交纏與表述政治〉,《藝術觀點ACT》第92期,2023年1月,頁123-128。
2022
王聖閎,〈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藝術學研究》,第30期,2022年6月,頁101-141。(THCI核心一級)
2022
王聖閎,〈以重現/重演「現場」為方法的藝術史實踐和書寫〉,《藝術學研究》,第31期附刊,2022年12月,頁13-32。
2022
王聖閎,〈走入歷史之河兩次:當代重現行動的理論關懷、視野及反思〉,「2022藝術史暨視覺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2022年10月14-15日。(研討會論文)
2021
王聖閎,〈專題化與平台化:思考「現象書寫」與台灣藝評寫作的下一步〉,《國藝會線上誌》(2021年07月)。網址:
2021
王聖閎,〈文化實驗之關鍵不在展示「成果」,而在揭露潛在的「尺度」:從「CREATORS計畫」談創研實驗的可視化問題〉,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O實驗波」(2021年04月)。網址:
研究計畫
1.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112-113)
「重現行動」與事件再生產:臺灣當代藝術的歷史複訪策略
2. 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113-114)
歷史重現行動研究:從域外實踐的政治性到公眾記憶庫的檔案操演
3.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114-115)
續寫行為藝術檔案:從行為表演到「當代表演」的歷史斟酌
常開課程
身體與生命政治專題;當代美學理論;臺灣當代藝術專題;東亞當代藝術與跨文化實踐。
大學部課程:當代藝術思潮;藝術理論與批評;藝術的跨域實驗;數位化藝術史。
--
「數位化藝術史」課程成果:中央研究院「開放博物館」線上策展
展覽名稱:「與自然的即刻經驗:im/mediate」
https://plaza.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4318b37eb3a1818c21d5126a1e403532
展覽名稱:「EMOJI . EMOTION . IMAGINE」
https://plaza.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8b77527ddddb882a5276528bbc699055#front
展覽名稱:「諷隙間的芒刺:歷史縫隙間的諷刺漫畫」
https://plaza.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48d22f48c1b1597091d20a3b4a843b51#front
展覽名稱:「縱橫古今地獄遊:地獄觀的轉譯與再現」
https://plaza.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d79204ca8d169dc35ac4f0220eb3b312
展覽名稱:「他與牠的翻譯蒟蒻:解密寵物溝通」
https://plaza.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c8ae7b6fd82693920411a597520a7c94

專長領域
藝術評論,美學與生命政治,當代藝術與視覺文化
學歷
202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
2008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
2003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士
經歷
2023-2024
空總 CREATORS計畫年度觀察團召集人
2021至今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2017-2018
台新藝術獎第16、17屆提名觀察人
2012-2019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兼任講師
2012-2013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展覽組組員
著作
2024
王聖閎,〈緩慢美學與速差政治:重探蔡明亮「行者」系列及長時延表演的身體異議〉,《藝術評論》第46期,2024年1月,頁187-230。(THCI核心二級)
2024
王聖閎,〈地方藝術季的田野縱深與速度學省思:以臺灣近期的展演實踐為例〉,「交互.人類學:文化、心智與知識界域的跨學科思考」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24年5月29-31日。(研討會論文)
2023
王聖閎,〈在非人存有的旁側訴說:記「水國大埔•萬物議會」的思想交纏與表述政治〉,《藝術觀點ACT》第92期,2023年1月,頁123-128。
2022
王聖閎,〈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藝術學研究》,第30期,2022年6月,頁101-141。(THCI核心一級)
2022
王聖閎,〈以重現/重演「現場」為方法的藝術史實踐和書寫〉,《藝術學研究》,第31期附刊,2022年12月,頁13-32。
2022
王聖閎,〈走入歷史之河兩次:當代重現行動的理論關懷、視野及反思〉,「2022藝術史暨視覺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2022年10月14-15日。(研討會論文)
2021
王聖閎,〈專題化與平台化:思考「現象書寫」與台灣藝評寫作的下一步〉,《國藝會線上誌》(2021年07月)。網址:
2021
王聖閎,〈文化實驗之關鍵不在展示「成果」,而在揭露潛在的「尺度」:從「CREATORS計畫」談創研實驗的可視化問題〉,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O實驗波」(2021年04月)。網址:
研究計畫
1.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112-113)
「重現行動」與事件再生產:臺灣當代藝術的歷史複訪策略
2. 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113-114)
歷史重現行動研究:從域外實踐的政治性到公眾記憶庫的檔案操演
3.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114-115)
續寫行為藝術檔案:從行為表演到「當代表演」的歷史斟酌
「重現行動」與事件再生產:臺灣當代藝術的歷史複訪策略
2. 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113-114)
歷史重現行動研究:從域外實踐的政治性到公眾記憶庫的檔案操演
3.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114-115)
續寫行為藝術檔案:從行為表演到「當代表演」的歷史斟酌
常開課程
身體與生命政治專題;當代美學理論;臺灣當代藝術專題;東亞當代藝術與跨文化實踐。
大學部課程:當代藝術思潮;藝術理論與批評;藝術的跨域實驗;數位化藝術史。
--
「數位化藝術史」課程成果:中央研究院「開放博物館」線上策展
展覽名稱:「與自然的即刻經驗:im/mediate」
https://plaza.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4318b37eb3a1818c21d5126a1e403532
展覽名稱:「EMOJI . EMOTION . IMAGINE」
https://plaza.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8b77527ddddb882a5276528bbc699055#front
展覽名稱:「諷隙間的芒刺:歷史縫隙間的諷刺漫畫」
https://plaza.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48d22f48c1b1597091d20a3b4a843b51#front
展覽名稱:「縱橫古今地獄遊:地獄觀的轉譯與再現」
https://plaza.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d79204ca8d169dc35ac4f0220eb3b312
展覽名稱:「他與牠的翻譯蒟蒻:解密寵物溝通」
https://plaza.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c8ae7b6fd82693920411a597520a7c94
大學部課程:當代藝術思潮;藝術理論與批評;藝術的跨域實驗;數位化藝術史。
--
「數位化藝術史」課程成果:中央研究院「開放博物館」線上策展
展覽名稱:「與自然的即刻經驗:im/mediate」
https://plaza.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4318b37eb3a1818c21d5126a1e403532
展覽名稱:「EMOJI . EMOTION . IMAGINE」
https://plaza.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8b77527ddddb882a5276528bbc699055#front
展覽名稱:「諷隙間的芒刺:歷史縫隙間的諷刺漫畫」
https://plaza.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48d22f48c1b1597091d20a3b4a843b51#front
展覽名稱:「縱橫古今地獄遊:地獄觀的轉譯與再現」
https://plaza.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d79204ca8d169dc35ac4f0220eb3b312
展覽名稱:「他與牠的翻譯蒟蒻:解密寵物溝通」
https://plaza.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c8ae7b6fd82693920411a597520a7c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