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一步一腳印的文資耕耘者 李雪慈

2018年4月

採訪/林雅綸

你聽過"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嗎?

      其實……原本……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我聽都沒聽過。我大學學的是工商管理,在大學教師自由開明的鼓勵下修習許多文學院的課程,後來發現哲學才是我願意長久投入的領域。在帝門藝術基金會打工的機緣接觸藝術評論,並且認識北藝大教授也是臺大哲學系的學長廖仁義。有一次離開北美館,在中山北路的某家咖啡店,我請教廖仁義老師有關國內哲學研究所的情況與建議,他反而斬釘截鐵地跟我說:不要想哲學研究所了,去念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因為那裡的學生素質好,有良好的讀書風氣,跟這樣的同學相處,妳才會有所精進。

      由於廖老師的說法實在是太出乎我的意料,所以我特別搭車到中央大學購買那本其實臺北就拿的到的研究所考試簡章,為的是看看這個我完全陌生的校園是怎麼個模樣。一進入中央大學,迎面而來的就是松濤與流水,這對於熱愛專心讀書的我而言,有莫大的吸引力,即使根本搞不清楚這裡到底有哪些老師、上些什麼課程,也就很單純地全然接納廖老師的建議。後來觀察到中央藝研所校友在學術研究與文化行政上的表現、彼此間的協力關係,乃至於學弟妹們積極維繫學長姐人脈的努力,都一再印證當年廖老師的說法,中央藝研所在文化界確實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是能夠引以為榮的。

      其實,我也不完全因為廖仁義老師的話突然跳進藝術乃至於日後文化行政的世界。原本很單純地喜歡畫畫,悠遊於美術社與書法社,為了增加接觸藝術作品的機會,大三的時候在北美館擔任志工,做的是門口剪票、看顧展場,也協助整理威尼斯雙年展的公文及輿論,得悉公部門從事文化外交的複雜艱辛。後來在帝門藝術基金會打工,對我的影響非常深遠。基金會典藏大量的藝文圖書資料,幫助我順利考取中央藝研所,不僅如此,基金會長年推動藝文資料庫建置與活用,也就是將檔案資訊管理的技術導入文化工作,在往後的數年,成為我進入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的關鍵,以及近年在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推動的重點計畫。至於基金會在策展上的專業性、實驗性與典範性,為藝術界所公認,自不待言。

      事實上藝研所全部的課程與老師,我都非常地喜愛,心想一輩子都留這在裡不知有多好。然而學習之刻苦並非老師的嚴格要求,而是在於家庭反對下的一意孤行,所以經常不敢回家面對家人,寒冷的春節時候,學校周圍的賣店都關了,那時候我就會很想到李明明老師那間古典音樂繚繞的研究室,期待拿到更多的文稿來處理,用工作來掩飾心中的孤獨與壓力。李明明老師為了我的論文買了好多的書,讓我非常感動,然而家庭的壓力容不得我好好做學問的渴求,最後還是放棄學位選擇就業。

學位是一時,做學問則是一輩子

      進入公部門發現像我這樣的情況並不孤單,甚至可以說相當普遍。這些資質不差的公務員們,無法擁有充分的學習與研究機會,為求溫飽與家庭安定,進入公部門承受來自於官僚內部以及外部社會的種種要求,而且在言行各方面無法自由表達,只能默默地守護對於文化的初衷。至於我對李明明老師,是充滿感激與愧疚的,尤其當我明白她漫長的學思歷程當中面臨許多不比我們輕鬆的困難。然而,每一代有每一代的命運與抉擇,工商管理背景如我,會透過更寬廣的經濟發展視野來看待現在的年輕人,無論是媒體上常見的社運或青創世代、或者是同在文資處的中央藝研人張執中與李惠芳、偶爾e-mail給我的中大或成大學弟妹等,我會抱持更多的同理心與期待。

      學位是一時,做學問則是一輩子。我沒有因為離開中央藝研所就拋棄對於藝術的思索。李明明老師對於18世紀洛可可風格以及19世紀晚期象徵主義的研究,其實立基於一種普遍性的中心思想:藝術自主與社會互動、內在意念與外在形質的互為主體,在研究方法上具體化為大家所熟悉的符號學與圖像學。表面上這些研究題材跟我們的生活沒有什麼關係,但日後會慢慢地體會到,無論藝術或是文化資產在當代如何地演化,都脫離不了這樣的觀點,特別是有關於價值的解釋與認定。這就是來到中央藝研所最大的收穫。

      在我的觀察,當前流行無論是文化資產或者是文化創意,都是晚近由於某種緣由所產生出來的『論述性機制』(discourse institution),有其歷史脈絡,也不停地吸納各種實例而持續演化擴張,猶如我們在吳方正老師與周芳美老師的課堂上探討許多中外藝術的概念或標準,是如何被產製出來、並且在某個情況下產生結構性的質變等等。掌握這樣的洞見,在建築學、考古學、歷史學、文物保存科學掛帥的文化資產世界裡,就能了解自己的所學背景在這個領域佔有什麼樣的定位、能夠和其他學科進行什麼樣的分工合作。乃至於接收媒體襲來的報導與爭辯,能夠分辨哪些只是追隨潮流的湊湊熱鬧、哪些是片面知識下的吹毛求疵、哪些其實是政治訴求而非文化思索、而還有哪些是真的能為這個社會擾動出微妙的影響力。

文化資產在做些什麼呢?

      我在2006年進入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跟當初進入中央藝研所一樣,是完全在人生規劃之外的,儘管高中時已經接觸到李乾朗、傅朝卿、夏鑄九等學者的著作,然而我在哲學系接收到西方後現代主義與東方佛學的薰陶,看待文化資產保存工作,有著存有學立場上的不相容,老實說,當時只把文資中心的職缺當作是一個可以就近照顧家庭的『頭路』而已,真的沒有想到從此便歷經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今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臺南市文化觀光處文化資產科、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至今十餘年,更沒有想到在這段過程當中逐步發現文化資產與藝術學銜接的契機。

      升官發財請走他途,貪生怕死莫入此門。我們不難從媒體上知悉,同樣從事文化行政,如果無法承受爭議陳抗、媒體負評、日曬蚊蟲、工程出包、繕狀出庭、營運壓力、預算檢討、天災應變、肉擋怪手(擋人財路) ……者,一般不會選擇進入文化資產領域,但就是有少數異常分子為此『榴槤』忘返。由於我是個普通的平凡人,對這些熱愛文化資產的異常分子,特感好奇而想要了解,他們會告訴我,在這裡待得夠久,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努力慢慢地開花結果,可以帶著家人分享這些成果,延續長輩的記憶與人生價值、讓孩子得到知識與認同感,從而為這份工作感到榮耀與值得。我觀察到,很多文化資產的實務工作者,往往含蓄而內斂、沉穩而務實,重視單純而實質的變化與幸福,而非世俗的功名利祿或是偉大的開創新局。

      經驗上,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是文化資產工作很大的魅力。由於文化資產固有的開放、探索、淑世性格,使得這份工作必然是科際整合的,我們面臨與建築管理、城鄉發展、消防安全、水利系統、地質水文、各級產業、上山下海不同專業領域或法系的競合。至於無形文化資產,較靜態的物件更難捉摸,目前常以文化人類學的途徑切入,也仍然無法充分理解,因此無論是中研院的團隊、或者是文資處的同事,透過分年計畫與社群媒體進行影像採集,留待日後研究之用,因而大家都不經意地進入了紀錄片與社群研究的領域。

      最平易近人的事物,我們可能最為陌生。即使是占文化資產最大宗的木構造建築,我都能在不同學者執行的計畫與言談當中,觀察到他們在知識背景與研究方法上的差異,甚至是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的立場之別,他們有時競爭、有時合作,欣賞這樣的一種各家爭鳴的景況會充滿正面積極感,但現實言,如果無法辨識出這些『專業』的背後是怎麼回事,加以社會外部壓力,文化資產的決策、審議、政策等就會變得徬徨、甚至失序。

腳踏實地的關懷與實踐

      2008年我從文化資產的中央主管機關轉調到地方政府,原因在於自我檢討不夠接地氣,處理問題的能力不足。文化資產政策的基礎在於腳踏實地的關懷與實踐,而非冷氣房裡的管考系統與會議紀錄,因此在地的實務歷練非常重要。至於各縣市文化資產的差異,我先生服務於高雄縣文化局文化資產科與高雄市文化局文化資產中心,他是歷史系所科班背景,公務年資比我更長。我們每天交換工作心得,分析比較兩地文化資產管理模式與執行策略上的差異與優劣。有意思的是,他的老家在臺南安平,是驕傲的王城人,我的老家在高雄茄萣,長年被邊緣化的偏鄉,所以我們經常以市民的觀點批判彼此的作法,但爭辯到最後也只能互相理解與鼓勵。幾個縣市文化資產主管彼此間的溝通與扶持並不算少,我們第七屆的校友黃蘭燕學姐也是其一。在我看來,臺灣任何角落的文化都相當豐富而且有待耕耘,許多地方文化資產行政人員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勉力付諸行動,盡可能地溝通,是令人感佩的。


上圖為蘇春發工班為高雄頂茄萣醮典所製作的大型王船。


      至於我目前服務的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是於臺南縣市合併升格後成立的新機關,2011年3月26日揭牌,至今年2018年才剛滿7歲不久。初期光是整飭過往的檔案、物件、案件,並且讓組織運作平穩,已耗費相當大的人力成本。我們在2016年經歷0206地震所造成的大規模文化資產災損,復建的過程中有修復建築師、營造業者兼傳統匠師陸續過勞猝逝,同事們在體力與心志上都透支了,一棒接著一棒,至今也還沒處理完妥。

      因此,大家今日所瞥見的某些政策或計畫,其實尚在醞釀與試行的階段,各方面都需要上級主管的支持、以及外界條件俱足才成,因此我認為現階段並非發表施政目標與計畫架構的適當時機。我擔任秘書的職責,是透過有形的行政制度與無形的輔導支持,來維繫一個組織的安定,鼓勵有潛力的同事重視其所學專長,運用文化資產的素材,作更為深入的鑽研或者是創意的發想,藉以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問題,在過程中學習包容協調各種不同生活背景或價值觀念的人們,然後推著他們去成就自己所營造的成就。

      任何人在任何單位服務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但總得要對的起自己在此『任期』的歲月。於是,這份工作又把我帶回去複習很久以前管理學與經濟學的領域,才發現人生每一個懵懂的階段,其實都不會浪費。臺大工商管理學系的陳文華老師即使頭髮花白了,也還在研究室等我,覺得非常感動。當然,從管理學的觀點,這是很能夠讓人理解的遠見與策略:唯有自由開明地鼓勵學生到不同的領域去探索,才能真正地拓展管理學的領域。所以,要跟學弟學妹講的是,看待人生、看待學問,要心胸寬廣開放,無須以既有的視野或成見來限制自己,然後練習活出自己的生命境界與人格品牌。


上圖的葉王為臺南學甲慈濟宮製作的交趾陶作品:胖瘦羅漢,文化資產等級:國寶。

Q&A section

Q/ 中央藝研人到訪臺南的必走景點?

      我想提的是臺南孔廟,臺南孔廟兼具古蹟、文獻、古物、禮俗、傳統藝術,其價值在臺灣史與文資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然而現實上的經營與管理也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故近期有論者以『活化石』譏之。但如果對於大成殿內部與周邊入祀牌位、以及以成書院組織有更為深刻的了解,我們會深感現行文化資產類項可能無法讓人們對孔廟有完全的理解,或者更直白言,文化資產制度可能只是維持這座活化石的基本工作而已。

      於是,我身邊的同事以及文化界的友人,嘗試透過社會教育、儒學演化、國際關係、知識考掘、環境營造、科技應用等不同的知識途徑來探討孔廟不同面向的內涵,思考更多的可能性與實驗計畫。這樣的思考在我們的日常溝通當中頻繁地流動,並且必須等待適當的時機與條件才能有效行動,其迥異於研考系統所顯示幾年內會完成的工程、或者是多少民眾參與的推廣活動,但卻是真正的文化實踐,我想這也才是見多識廣、思惟深刻、而且善良真摯的孔丘先生所樂見吧。

      其他關於臺南,有太多的介紹,毋需我贅言,但我會建議中央藝研人來看看大正公園圓環,這個圓環由許多國定古蹟與市定古蹟所簇擁,是府城文化核心區的核心,是臺南市區改正(都市計畫)的眼睛,也是二二八事件血腥悲劇的歷史現場,是專業工程人員眼中規模不大但情勢卻異常複雜的案場(植栽、交通、管線、照明、景觀、公共藝術等),也是第十三屆校友張執中承辦的第一件工程。中央藝研人來這裡會看到屬於自己的楷模與榮耀。

Q/ 有特別要推薦給大家的書籍嗎?

      最後,推薦書籍是這次訪談讓我很高興的部分,我望著擁擠的書架,如果把它們都捐給圖書館,我會執著地留下哪一本?答案其實不難,是林克孝的《找路:月光.莎韻》。你說這跟藝術史學有什麼關係,但我認為這是少數能與象徵主義對話的詩意(poetic)寫作。林克孝是能力很強的人,在世俗的社會擁有令人欽羨的成就。他卻選擇走進沒有多少人聞問的南澳,一次又一次在山林裡摸索求生的路、結交不期而遇的緣分、描繪原住民的生命歷史圖像,最後把自己的生命交付在南澳,留下了這本書給世人。讓我看到了如Paul Gauguin的另一個edition,同樣優雅的臺灣版本。



李雪慈

2001 第九屆校友

受訪時任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秘書

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肄業、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畢業